丿玩网logo
您当前位置:丿玩网 > 资讯攻略 > 游戏问答

天谕五色兄弟攻略(易经:下智人求道,上智道求人)

提问时间:2023-03-03 16:24:32

浏览1192

推荐答案
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

作者adminadmin
认证用户

来源:大阴阳论/专注佛、道、易、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。

蒙卦密意

蒙卦卦辞云:“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。”不是我求童蒙,而是童蒙求我。对初次卜问的结果,又反复卜问、再三亵渎,亵渎就不告诉他。

自古以来,人们都以为这是讲教育的,“童蒙”即是蒙昧义,特别是孩童教育,童蒙嘛。这当然不错,但在我看来并未抓住根本,因失了根本连教育意也流于肤浅了。其实这句话,直指大本大源,乃是人入道的“密意”所在。

“童蒙”的真正寓意,是道与本体。

蒙卦是六十四卦的第四卦,前两卦是乾坤,是本体意义的存在。乾坤象天地,说卦序逻辑的《序卦》传云“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”,真正万物生生的创始,是第三卦屯卦,《序卦》传云“屯者物之始生也”,此时如彖传言“天造草昧”,一片混沌而没有端绪。这一卦是讲万物初创时的艰难,“屯”字即是草芽萌育之象,一切新事物的孕育都是伴随着艰险的,故彖传云“难生”、“动乎险中”,所谓万事开头难,创业是最难的。象传所以说“君子以经纶”,“经纶”就是未雨绸缪和经营筹划,是“行”以前事。

屯卦冥昧之象,让我想到庄子的“浑沌”。《应帝王》最后是个寓言:“南海之帝为倏,北海之帝为忽,中央之帝为浑沌。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,混沌待之甚善。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窍,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日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庄子亲笔的内七篇,就在这个寓言里画上了句号,其意岂不大矣哉。这个浑沌,便是道喻。道是无窍的,禅宗所谓“无法可得,无门可入”,若强行开窍,便是老子说的“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”;便是“人心死,道心活”的反面,“人心活,道心死”。

但庄子的浑沌却与屯卦的冥昧有微妙不同,因为“浑沌待之甚善”,这个浑沌是能待物的,而不是全然的冥昧。所以最好的参照,其实是屯卦之后的蒙卦,《序卦》传云“物生必蒙”,此时物已生,已具备了“机”。庄子说浑沌,老子则说“恍惚”和“窈冥”: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”恍惚和窈冥就是屯卦之象,那些“其中有”之物,也才是蒙卦之象。老子后来又说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”“混成”,就是在冥昧中所成,蒙象即是屯象的有物混成;先天地生,就是屯为乾坤之混,蒙为其中之凝;故虽寂兮寥兮,却自独立不改,且有了周行不殆的生机,所以才为天下母。屯与蒙的关系,是屯是蒙之貌,蒙是屯之精。

更明白点说,屯卦就是王阳明的“无善无恶心之体”,蒙卦则是“知善知恶是良知”,阳明子后来却屡言良知即是本体,似乎与无善恶心体的说法相悖,且道是为什么?就是因为无善恶的心体只有屯卦那样的冥昧意和佛家那样的寂灭意,到了良知才同时具备了儒家的生生意,“体”到这里方是圆满。童蒙,即是良知。

所以童蒙,才有着更精一的本体意。触及到了这个根本,反过来再看蒙卦卦辞,我们才能真正知其密意。

非人求道,是道求人

“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”既然童蒙是道与本体之喻,那么替换一下,这句话便是:非是我求道,而是道求我;不是我求本体,而是本体求我。这就是那个“密意”。很多人看了一定懵,这是什么话?

机关,就在古德们悟道时都重新发现和一再感叹的,以及经论中说到本体时一再揭示的,本体的“本来具足”。前者典型如六祖的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”,后者典型如《大般涅槃经》着重发挥的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”之旨。佛云:“我者即是如来藏义,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即是我义。如是我义,从本以来,常为无量烦恼所覆,是故众生不能得见。”这个“我”,是真我之意,真我即是如来藏,即是道。并举例说明这种情形:如同“贫女宝藏”,贫女人不知自家中藏着宝藏,如我等贫法之人;如同“力士额珠”,一个大力士与人角力相扑,把眉间的金刚珠压入皮肉中,以致生疮,还以为是自己失了金刚珠,忧愁啼哭不已,活脱脱我们这些迷失了佛性而不相信自己本来具足之人的样貌。

不仅众生皆具足佛性,而且人的一切都是这佛性主宰的,底下都是这佛性,皆从这佛性中流出,哪怕是愚痴造作、无明烦恼。雪岩祖钦破参时以实证体验所谓:“俯仰天地间,森罗万象,眼耳见闻,向来所厌所弃之物,与无明烦恼,昏沉散乱,元来尽自妙明真性中流出。”这本体无论如何都是在的,在圣在净不增,在凡在染不减,《中庸》所谓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”,一切只在自知还是不自知,得道与不得、悟与迷的真相,只是如此。是则心能转物,非则为物所转,只是个自主还是不自主,而无论如何都是道。五祖法演举“频呼小玉原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”,小玉与情郎不得相见,只好在房里频频呼唤丫鬟,好让屋外的情郎知道自己在,圆悟克勤因此大悟。这就是我们的佛性与我们的一切作为的关系——我们的佛性虽无形相不可见,却一直在通过言行举止的作用提示我们,或者说一直在呼唤我们,只是我们不去听,如睡着了的人过耳不闻,所以我们不认得声。家中自有黄金屋、千钟粟、颜如玉,我们却都在向外寻。

这就是我所说的:是道求人,是本体求人。可惜我们都是没诚意没良心的,拿了钱不办事,娶了媳妇忘了娘。

为什么会如此呢?佛已经说了,“为无量烦恼所覆”。只是烦恼是怎么来的?既然佛性本足,众生皆是本来清净,又为什么会陷入烦恼中?这就是《楞严经》中富楼那问佛的那个问题:“若复世间一切根、尘、阴、处、界等,皆如来藏,清净本然,云何忽生山河大地、诸有为相,次第迁流、终而复始?”这恐怕也是很多人心中之疑。

佛陀的回答,是从解析如来常宣说的“性觉妙明,本觉明妙”一句下手,然后把“觉”与“明”分开来看,也就是本体与功能,本体是本来有这明的功能呢,还是需要给它加上这个功能?佛推论道:“若无所明,则无明觉。有所非觉,无所非明,无明又非觉湛明性。”如果本体无所明、没有明的这个功能,那就不能叫明觉了。但如果有所明,就不是无对待的本觉了,有对待的即不是不二之性;无所明又不是明,又不是本体之觉湛明性。总之,有所明无所明都不是,但佛又说觉明、明觉。楞严难读,因为是以逻辑破逻辑,逻辑推到了极致必是悖论,佛陀运用的就是这一点,以此让你在这山穷水尽处能够出来。这就如同禅宗的“竹篦子话”:唤作竹篦子就落在相,不唤作竹篦子就违背常理;不能说,不能不说;那么到底要如何?“速道!速道!”

佛这段话的意思,其实就是大阴阳社有次探讨楞严的“知见立知,即无明本”一句时,我所说的,知见立知为什么是无明本?因为人的一切问题,一切烦恼、一切困惑、一切迷乱、一切趣向,那都是人的思维制造出来的,都源自自己的思维。如果不思维,再找一个问题出来看看?找不到的,“问题”本就是意识的功能,这就是本来无事。那么不思维后如何?万法如如一相,体性湛然空明,只是随缘而起、缘尽则息,这就是那个要害。故楞严又说“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”,只怕你歇得不干净,“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。”上面的两难,就是意识思维的两难,在这进退不得中出离脱落,还有这种困境吗?佛之所以把觉与明分开解析,就是因为人们惯常以思维逻辑去“明”,预设了唯此能明、是明的前提,故从未了知这明的性质,到底是本体本有、不劳人力的,还是需要人来完成的。而事实是三祖僧璨《信心铭》所谓的:“虚明自照,不劳心力。”

明白了这点,佛陀后面的话就容易理会了,紧接着就是重点的一句:“性觉必明,妄为明觉”,本体之觉自有其明的功能,人却多此一举要去明,明来明去还是本体本来之明,反而因为自作多情、庸人自扰而不能空明、圆明、尽明,这就是所谓的妄,就像问话的富楼那。这说白了,就是妄认本体明的功能为本体,唯识学所谓第七识执持第八识为“我”,而以眼耳鼻舌身意之前六识的作用为“我所”。前面说了无论如何都是道,只在自知不自知,这个情形,就如同八识之前五识、六识、七识、八识为完整一体的四个层次,人的自我觉醒程度却只在六、七识这一层(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困在第六识的表层),于是出现了颠倒错乱,颠倒错乱中的诸种功能却依旧是道之功能,只是有限和浅层。总之。只是人自己的事,无关本来皆道。不过是你悟则道为你用,你迷则你为道用而已。

于是“觉非所明,因明立所。所既妄立,生汝妄能。无同异中,炽然成异。异彼所异,因异立同。同异发明,因此复立,无同无异。如是扰乱,相待生劳。劳久发尘,自相浑浊。由是引起,尘劳烦恼,起为世界。静成虚空,虚空为同,世界为异。彼无同异,真有为法。 ”这是讲虚妄的整个发生机制,以及其中包含的种种情形,同、异以及即使是看似不二的无同无异,这都是思维游戏,病在思维知见,思维知见所出一切不是,本心觉性流出一切皆是,即使名相完全相同。禅宗所谓“离四句,绝百非”,“四句”即“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”及一切两边代入其中的句式,“百非”就是一切破去,连破亦破。

为什么本来清净却忽生烦恼造作、轮回流转?就是因为意识心的思维妄想,画地为牢、作茧自缚。而思维妄想追溯到源头,又在那一念欲明。这一念就是地狱种子、六道齿轮,生成整个地狱,连接无尽轮回,故禅宗顿教是在一念上做工夫。有僧问千顷楚南:“如何是易?”答曰:“著衣吃饭,不用读经看教,不用行道礼拜、烧身炼顶,岂不易邪?”这不是教你如此,而就是一念清净下的自然而然。僧又问:“如何是难?”答曰:“微有念生,便具五阴三界,轮回生死皆从汝一念生。所以佛教诸菩萨云‘佛所护念’。”《金刚经》所谓“善护念”者,护的就是这个念,就是这样护。一念欲明,即是有求,“有求皆妄”,故临济祖师说禅宗法门只是“念念歇却驰求心”。驰求于外物自不必说,就算是求于道也是妄,故永嘉玄觉《证道歌》云“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”,张拙秀才悟道偈云“断除烦恼重增病,趣向真如亦是邪”。一念清净,三界清净;一念不净,三界不宁。

这就是我说的:不是人求道,不是人求本体。求就错了,求即悖道而驰。

上上根器思无邪

“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”,道与本体自会来求你,你只需要创造能让它求到你的条件就行了。什么条件?你不求它,它自求你;你去求它,它便求不到你;破第八识前,两者决定是不能共存的,破后才能全部转为道用,所谓“转识成智”;不求,就是那唯一的条件,所谓“不求而得,求而不得”。德山宣鉴云:“汝但无事于心,无心于事,则虚而灵,空而妙。”说的就是其中妙处和道理。

所以“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”。“初筮告”三字,字字有深意:“初”者,不动心起意之始也,此是童蒙居处。“筮”者,即是卜筮,卜筮是人占问于天,是与天意沟通,而“天命之谓性”,亦是与本心自性沟通;所以易经卦爻辞虽然很多是占卜资料的整理,有人以此轻视就大错特错了,须知古时掌管卜筮者都是离上古圣贤留下的典籍最近最熟者,也是以极致的正心诚意之敬畏而卜的,他们真的能获知天启。“告”者,即是天谕、神谕,即是本性的呼唤,只能感应聆听,而不能测度。这三字,正是“童蒙求我”的真意所在。反之,就是“再三渎”,便是意识测度,便是怀疑妄想,造作不止;“渎则不告”,别想得真机、明天机了。欲明在“欲”,庄子云:“嗜欲深者,天机浅。”

这件事情,禅宗叫做“无心”、“无事”、“平常心”、“不妄想”、“不污染”、“休去歇去”等等,道家叫做“无为”、“素朴”、“自然”、“虚静”、“无待”、“无用”等等,这些人们听得多了,早已深陷知见泥淖不能自拔。那么换个最美妙的说法,便是儒家的“思无邪”,童蒙的最好注脚。孔子云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‘思无邪’。”何为思无邪?老子云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”,孟子云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”,思无邪就是赤子之心。如果说蒙卦是讲教育,那也是“初心”的教育,初心即是童蒙,童蒙即是思无邪,思无邪即是赤子之心,根本是在这里,而不是开窍,就算说是品德之育也不够深入和落实。这何止是对孩童的,而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,不失其赤子之心,几人做得到?有人问王阳明:“‘思无邪’一言,如何便盖得三百篇之义?”王阳明答:“岂特三百篇?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。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,‘思无邪’一言也可该贯。此外更有何说?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。”确是如此。

比如古德早就有将易与华严两部最高经典互参的传统,蒙卦之童蒙,最好的参照对象就是华严里的善财童子。善财童子“五十三参”,在华严里无论篇幅还是分量都是很大的。所参对象,包含各行各业、各种地位的人物,有大菩萨、比丘、比丘尼、居士,有天神、地神、树神、仙人等各种神,有外道,有一样的童子童女,有商人、船师、医师等各种职业的人物,甚至有妓女。五十三参的最深秘密,就在开始参之前,文殊菩萨叮嘱他的一句话里:“求善知识,勿生疲懈。所有教诲,皆应随顺。于善知识善巧方便,勿见过失。”童心就是这样的,赤子之心就是如此。这样的心灵,一是“干净”,二是“好奇”;干净即是本来,好奇即是生机;因干净而不沾染,因好奇而广学无漏。人长大了,见解多了欲望多了,失去的就是这两样东西,所以天机浅了。这五十三参,岂非就是阳明子的“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,‘思无邪’一言可该贯”?五十三参后善财童子即身成佛,岂非又正是“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”的最好证明?此中有真意,深浅随人。

永嘉云:“法身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”所谓天真无邪,思无邪,自天真。

做个真人。

来源:大阴阳论/专注佛、道、易、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。

0

其他回答

  • 相关问答
  • 热门攻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