丿玩网logo
您当前位置:丿玩网 > 资讯攻略 > 游戏问答

真三荀彧第一视角(曹操的股肱谋臣朱熹却说他死不足惜)

提问时间:2023-02-21 23:11:56

浏览1369

推荐答案
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

作者adminadmin
认证用户

南宋淳熙十一年(1184年)或十二年之间,大儒朱熹在一封信中对一位古人大加挞伐,言语甚可谓刻薄:“考其议论本末,未见其有扶汉之心也,其死亦何足悲?”

从“扶汉”一词可以看出,朱熹笔下的人物应当是汉朝衰微之际的汉臣,而且死于非命,朱子认为其死不足惜!朱熹在信中还说此人“则或之失其本心久矣”。

究竟是什么人,能令道学家如此言语刻薄,死了近千年之人,还是不肯放过呢?这个人就是汉魏之际的名臣、曹操麾下著名谋臣荀彧。

近期,电视剧《军师联盟》和《三国机密》的热播,让很多人再次注意到了荀彧这个人,在剧中,他通常被称为“荀令君”。“令君”是因为他担任过“尚书令”,有关这个官职,笔者可以另文探讨,在此先不展开。

荀彧

与朱熹同时代,被称为“功利主义儒家”的陈亮则对荀彧非常欣赏,称其“盖明于天下之大势而通古今之变者也”。

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,赵宋王朝首迫于北方女真金朝压力,故而倡言春秋大义,尚忠孝节义之类儒家价值伦理。圣人朱熹论人论政不免过于理想主义,亦多迂腐刻薄。陈亮身为浙东事功学派领军人物,臧否人物自然更为务实。

抛却评价视角不谈,历史上的荀彧究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究竟是汉臣,还是魏臣呢?

身历蜀汉、曹魏、西晋更迭的陈寿,在其《三国志》中为荀彧做传,《荀彧传》在《三国志》卷十,位于《诸夏侯曹传》亦即曹魏宗室开国诸将专传之后,而与荀攸、贾诩同卷,而且将荀彧放在曹魏开国文臣诸传之首。可见,在陈寿眼中荀彧是魏臣。

荀彧

但是,南朝刘宋范晔的《后汉书》则将《荀彧传》置于全书卷七十,位于外戚窦武、何进传之后,镇压黄巾的皇甫嵩、朱儁传之前,与郑泰、孔融同卷。

对于两部史书中荀彧的不同位置,清朝史学名家赵翼在《廿二史札记》卷六《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》条云:

惟荀彧一传,陈寿以其为操谋主,已列魏臣传内。蔚宗以其乃心王室,特编入汉臣,此则其主持公道处。

陈寿视域中的荀彧已然是曹氏谋主,称其““清秀通雅,有王佐之风,然机鉴先识,未能充其志也”,必然是魏臣;范晔则认为荀彧心在汉室,“察其定举措,立言策,崇明王略,以急国艰”,故而为其正名,将荀氏列入汉臣列传。

廿二史札记

史家之所以会对荀彧评价有如此歧论,只是因为荀彧最终的非正常死亡。

荀彧出身于颍川荀氏,是货真价实的世家豪族。颍川郡地处中原腹地,东汉时期隶属豫州,自古属于“四战之地”,同时也是人文荟萃之地,毗邻帝都洛阳,地理位置优越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:

颍川、南阳,本夏禹之国。夏人尚忠,其蔽鄙朴······颍川,韩都。士有申子、韩非,刻害余烈,高仕宦,好文法,民以贪遴争讼生分为失。

颍川郡在先秦时曾为韩国都城,秦灭韩后,置颍川郡,两汉沿袭。颍川郡在汉代是一个遍布豪强,很难治理的地方,“颖川多豪强,难治,国家常为选良两千石”。

颍川郡

颍川荀氏出于战国的荀子,其真正崛起是在东汉后期。荀彧的祖父荀淑是第一个进入正史的荀氏人物,《后汉书·荀淑传》记载“少有高行,博学而不好章句,多为俗儒所非,而州里称其知人。”荀彧后来回忆祖父,说“祖父淑,······当顺灵之间,知名当世”。正因为荀淑名声在外,品行高洁,所以在汉安帝时被征召为郎中。

荀彧的父亲荀绲,曾任济南相;叔父荀爽,官至司空。荀彧本人少而聪敏,被当时名士何颙誉为“王佐才”。永汉元年(189年)举孝廉,任守宫令,后转亢父令,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。

荀彧政治生涯的初期,正好碰上了董卓之乱,颇有政治智慧的荀彧选择了急流勇退,辞官返回家乡颍川。颍川在军事地理上的重要地位,决定了它必定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,出于风险规避考虑,荀彧带着族人迁往冀州。

后汉书

荀彧在冀州得到两任冀州牧韩馥和袁绍的礼遇,但是他断定袁绍“终不能成大事”,即毅然离开,改投当时势力还比较弱小,只据有东郡的奋武将军曹操,做了他的司马。

荀彧对曹操是有期待的,尚不强大的曹操成为荀彧心目中一统天下、恢复秩序的理想领导者。荀彧在曹操阵营,规划的第一件大计便是迎奉汉献帝。建安元年(196年),汉献帝自长安经河东返回洛阳,陷于极度困危之中。在很多人不赞成迎奉天子的情况下,荀彧力主迎接汉献帝:

昔晋文纳周襄王,而诸侯景从;汉高祖为义帝缟素,而天下归心。自天子蒙尘,而将军首倡义兵,徒以山东扰乱,未逞远赴,虽御难于外,乃心无不在王室。······若不时定,使豪杰生心,后虽为虑,亦无及矣。

曹操

迎奉汉献帝,是曹操集团政治合法性塑造的关键一步,而走出这一步荀彧是关键人物。其实,对于荀彧来说,迎奉汉献帝,也不仅仅是出于曹氏政治利益的考虑,“忠汉”的政治价值观似乎更是根本所在。

曹操迎奉天子之后,拥有了别人军阀集团难以企及的政治资源优势,一统北方的霸业加速实现。建安三年(197年),曹操破张绣,擒吕布,解除了后顾之忧,即挥军北上,欲与称霸冀州的袁绍决一雌雄。建安五年(200年),曹袁双方赌命运的官渡之战揭幕,双方都倾全力以求战胜对方,这场大战最终的结果是曹操完胜,袁氏集团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。

在曹操的霸业之中,荀彧功不可没。由于功勋卓著,建安八年,荀彧被封为万岁亭侯,曹操还主动与他家联姻,将女儿嫁给了他的长子荀恽。建安十二年(207年),汉廷增他封邑千户,曹操还打算委以三公的重任,“太祖欲表或为三公,或使荀攸深让,至于十数,太祖乃止”。

官渡之战

出身于世家大族的荀彧,“忠汉”是他天然的政治正确,而选择与曹操合作则是他们认为恢复政治秩序的一种途径。曹操本人最初的政治理想也不过是成为齐桓、晋文那样尊王称霸的人物,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武故事》中有一段曹操后来的自白:

齐桓、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,以其兵势广大,扰能奉事周室也。······既为子孙计,又己败则国家倾危,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,此所不得为也。······奉国威灵,仗钺征伐,推弱以克强,处小而禽大,意之所图,动无违事,心之所虑,何向不济,遂荡平天下,不辱主命,可谓天助汉室,非人力也。

荀彧和曹操的合作,其政治基础是“尊汉”,哪怕是虚君的霸府政治。但是,如果曹操集团真的显露出“革命”的政治迹象,荀彧就会陷入进退失据的困惑之中,是随波逐流,还是保持操守,如何抉择都是难题。

曹操

建安十七年(212年),司空军祭酒董昭上疏称曹操宜人“进爵国公,九锡备物,以彰殊勋”。晋爵国公,或许不是什么问题,但是“加九锡”则有着强烈的篡逆色彩,历史上的王莽、董卓也都有过“加九锡”的步骤。曹操也没有抵抗得了“九锡”的诱惑,以此事秘密咨询荀彧,得到的回答却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劝阻:

曹公本兴义兵,以匡振汉朝,虽勋庸崇者,犹秉忠贞之节。君子爱人以德,不宜如此。

一句“不宜如此”,决定了荀彧悲剧性的结局。当时,曹操南征孙权,荀彧“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,参丞相军事。太祖军至濡须,或疾留寿春,以忧薨,时年五十。明年,太祖遂为魏公矣。”但是,《三国志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中模糊的“以忧薨”则有一个详细的死因解释,“太祖馈彧食,发之乃空器也,于是饮药而卒”,《后汉书》亦称荀彧“饮药而卒”。

悲剧的荀彧

荀彧之死,是因为他不同意曹操称魏公并加九锡,而曹操在荀彧自杀的问题上也的确起到了逼迫的作用。在曹氏集团内部“革命代汉”动向日益突出的背景下,位高权重的荀彧进退失据,“忠汉”的政治理想决定了他不可能加入“劝进”潮流之中。

如此一个重臣,日后可能会成为曹氏阵营的反对派,他的死或许就成为曹操乐意促成的事情了。根据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记载,荀彧死后,““帝哀惜之,祖日为之废?乐,谥曰敬侯”。祖日为祭祖神之日,应有?乐,然而汉献帝因荀彧之死而在最具神圣性的祭祀仪式上“废?乐”,足见其对荀彧“哀惜”之情。

霸气的曹操

荀彧之死,确实为曹操扫清了晋爵魏公的障碍。无论是《三国志》,还是《后汉书》,都在此事之写上了一句“明年,太祖遂为魏公矣。”曹操晋爵魏公,事实上就已经开始了“代汉”,而世人所说的那句“吾愿为周文王”并非意味着曹操不想篡汉,而是想将鼎革的机会留给儿子,自己则为之做好准备。

建安十七年,汉王朝已经进入了曹氏鼎革预备期,旧人物荀彧无法自处,昔日他心目中匡正汉室的英雄曹操,很快就要成为第二个董卓了,除了一死,可能别无法?

0

其他回答

  • 相关问答
  • 热门攻略